長輩很喜歡問小朋友:「長大你想成為什麼人?」
當小朋友天馬行空時,長輩很可能會搖頭,因為長輩想要聽到的是一項穩定收入的工作,而不是小孩想如何形塑自己。
更好的做法,是由你自己決定想當什麼人。職業只是自己的謀生方式,而在謀生方式之外,你可以選擇你想過的方式。
以我來說,我謀生做過寫手、小編、講師、行銷顧問,但我也一直用Cosplay來豐富自己,我不靠Cosplay謀生,但不妨礙此興趣成為我生活重要的一部分。
除了興趣外,職業也是可以調整的,作者提到一項關鍵:「寧可浪費兩年工作經驗,也不要在接下來三十年後悔。」
如果正在從事的職業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,還是盡早換一個適合自己的吧!
作者也提醒我們,以前適合自己的,現在也不一定適合自己,不需要為無謂的堅持,陷入一年又一年的苦撐。
用我的例子來說,就是我結束講師與行銷顧問的工作,回到我最愛的遊戲業製作遊戲。
結束講師、行銷顧問的工作,並不是我受不了這行業的辛苦,而是我厭倦了為人作嫁。
(當老師指導學生出來的作品,終究不是自己的東西,幫企業行銷亦然)
事實上在遊戲業開發遊戲,我覺得比當講師、行銷顧問苦多了,更高的工時、更多的雜事,還有不知遊戲多久才能殺青的痛苦。
但問我是否願意回去幫企業行銷,我得答案是否。因為我知道,是時候我要有更強的品牌了。
我創作的遊戲無論市場評價,都是專屬於我的品牌,這是幫企業行銷,所不能體驗到的精神高度,也正是我轉換跑道的緣由。
而你也可以思考,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,從自己的興趣與職業選擇,打造成想要的自己吧!
註:附圖是遊戲發行商的宣傳圖,最中間的紫髮女性是我遊戲的女主角,我的創作也就成了我的品牌,這自我實現價值超過為企業行銷支付給我的報酬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